編史修志 資政育人
2023-02-17 20:42:48 來源:平潭時報評論員 作者:斯坦了解平潭的歷史,最詳細權威的史料莫過于查閱《平潭縣志》。
新中國成立后,兩本《平潭縣志》付梓出版,靠的是全區(qū)上下的共同努力和積極配合,凝聚著全體參與人員的心血和汗水。這不僅是平潭文化工程建設的一項大事,也是這幾十年來平潭黨政軍民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共同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并做出積極貢獻的一項重大成果展示。
盛世修史。地方志實為一地的百科全書,是綜合記錄某地自然和社會、歷史與現狀等方面的著作。持續(xù)不斷地編纂地方志,是我國延續(xù)兩千多年的優(yōu)良文化傳統(tǒng)。自隋、唐確立史志官修制度以來,歷代都把修志作為一種官職、官責,并頒布政令對修志進行統(tǒng)一規(guī)范。
國有史,地有志,家有譜。你我,皆有來歷。環(huán)顧世界不同的文明淵源,只有中國幾千年歷史文化未曾間斷地傳承了下來。因為我們有浩如煙海的史料可證、有官修的史書可證,還有大量的出土文物互相印證。
文化復興,不是喊口號,而是需要很多人接力完成。近年來,各地都開始關注整理重修地方志。目前,平潭已完成新中國成立后的二輪縣志修訂編纂工作。除了《平潭縣志》,越來越多的舊志、族譜家譜、特色志、專題志書,在政府和民間的各方努力下,不斷涌現?!镀教多l(xiāng)村文化記憶叢書》《平潭石頭厝》《山門前村村志》等志書,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這些都為續(xù)編《平潭縣志》提供了可參考的珍貴史料。
累九層之合,始于全士;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本志書的出版,并非靠一人之力能完成。除了政府部門的努力,我們也欣喜地看到,像北京采薇閣書店創(chuàng)始人王強等一批鄉(xiāng)賢加入平潭文史的收集整理出版中,《平潭古籍史料匯編》《高名凱先生譯文集》《海山詞箋》《平潭輿圖輯》等《海壇文叢》系列叢書,為平潭文史脈絡發(fā)展注入涓涓細流。
志書、年鑒編纂出版后,如何進一步開發(fā)利用,在傳承歷史文化、促進地方發(fā)展方面發(fā)揮更大價值?這是我們在欣喜于新編縣志順利付梓出版后,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秘書長冀祥德曾指出,地方志是傳承中華文明、發(fā)掘歷史智慧的重要載體,具有存史、育人、資政三大功能。其中,存史是其基本功能,育人、資政是其現實功能。因此,筆者認為,要充分發(fā)揮新編縣志的積極作用,學習、開發(fā)、利用好《平潭縣志》成果,挖掘更多海山文化歷史智慧,提升平潭人的文化自信,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更多豐富、優(yōu)秀的精神文化產品,增強自豪感和凝聚力。
為了讓更多人方便看到這些志鑒書籍,筆者建議,可以在鄉(xiāng)鎮(zhèn)(街道)建立和完善史志閱覽室,配送各類史志書籍,建立史志查閱陣地。
最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