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郎丨婦女節(jié)特輯:閃閃發(fā)亮的“她們”!
2023-03-08 19:57:01 來源:平潭網 作者:記者丨蔡曦媛/文 林君斌/圖近日
薛玉鳳、游雪蕓、林月蓮等
8位婦女干部群眾榮獲2022年度
全國三八紅旗手
全國巾幗建功標兵
省級三八紅旗手標兵
省級三八紅旗手
等先進稱號
她們巾幗不讓須眉
在各行各業(yè)發(fā)揮著自己的光和熱
她們勇于擔當
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鑄就屬于自己的精彩
今天是“三八”國際婦女節(jié)
一起聚焦嵐島“她”力量
1
自1980年參加工作以來
海壇片區(qū)東門社區(qū)黨委書記
居委會主任薛玉鳳
40多年如一日
在最基層、最平凡的
工作崗位上踏實工作
海壇片區(qū)東門社區(qū)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薛玉鳳
為深入推進兩岸融合
薛玉鳳積極開展
常住臺胞姐妹服務管理工作
帶領社區(qū)婦女干部
主動為臺胞姐妹送去慰問
她還組織成立“閩臺姐妹合家園”
多次開展兩岸姐妹座談會
努力將東門社區(qū)
打造成為兩岸同胞溫馨的家園
薛玉鳳給稅務干部介紹東門社區(qū)的情況
來自臺灣花蓮的朱王碧玉說
“東門社區(qū)真是雪中送炭!
這更堅定了我當好兩岸‘信使’
助力兩岸融合發(fā)展的決心”
2
利用青觀頂村的自然稟賦
興建鄉(xiāng)村振興旅游步道
引進高端民宿品牌
帶動村內20多戶村民就業(yè)
……
金井片區(qū)青觀頂村
黨支部書記林月蓮
是鄉(xiāng)村振興的“拓荒牛”
林月蓮(右)了解民宿經營情況
同時
她還整治人居環(huán)境
提升鄉(xiāng)村風貌
為青觀頂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添磚加瓦
林月蓮指導群眾種植苗木
在林月蓮的帶領下
青觀頂村入選實驗區(qū)
第一批“十佳黨建示范村”
還獲評全省高級版“綠盈鄉(xiāng)村”等
多項榮譽
3
“如果有人自稱客服要給你退款
一定不要輕信
要到官方網站平臺核實情況
做到不聽不信不轉賬……”
王尚可在接警臺接聽群眾來電
這是實驗區(qū)公安局政治部
警察公共關系處副處長王尚可
開展安全教育宣傳活動的日常
禁賭禁毒、防溺水、交通安全
防范電信網絡詐騙
這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
都是她的宣傳范疇
王尚可向學生們普及安全知識
從事宣傳工作以來
她積極參與組織
法律知識宣講、警營開放等各類活動
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
牽頭實驗區(qū)公安局“女警宣講團”
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開展普法工作等活動
獲得群眾的一致好評
4
在實驗區(qū)稅務局機關黨委
四級主辦汪寧的臉上
總是洋溢著熱情的笑容
她領著同事們
踐行平潭稅務的社會責任感
傳遞新時代稅務青年的正能量
汪寧講解稅務內容
她還擔任區(qū)稅務局團委書記
全國青年文明號號長的工作
號戶結對
她組織辦稅服務廳志愿者
深入街道、貧困戶、敬老院、特殊學校
參與社會服務活動
汪寧參加巾幗志愿者活動
身為實驗區(qū)婦聯執(zhí)委的她
還把更多婦女同胞的
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當成自己的事
只要姐妹們有需要
她就主動上前
敞開心扉、互相鼓勵
5
“根據預警信息
提早提醒農民朋友
采取災害性天氣防御措施……”
7日
實驗區(qū)農業(yè)農村發(fā)展服務中心
技術推廣科科長游雪蕓
同實驗區(qū)氣象局的工作人員
開展農業(yè)氣象工作的座談會
為接下來的春耕做準備
游雪蕓(左三)同氣象局的工作人員開展農業(yè)氣象工作的座談會
作為區(qū)級科技特派員
游雪蕓一直從事農作物生產研究
為了農業(yè)提質增效
她深入研究
耕地地力保護與提升
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
病蟲害綠色防控等
與同事通力合作
將原先一畝一季
只能收成3000多斤的土豆
增產到6000多斤
游雪蕓(左)詢問馬鈴薯種植情況
她還積極開展
農業(yè)實用技術培訓班的授課工作
使一大批農民
成為推動鄉(xiāng)村振興的主力軍
和重要的技術力量
6
平潭
是來自世界各地
風箏沖浪愛好者的天堂
陳靜樂
則是這座海島孕育出的
中國風箏沖浪運動領軍人物
風箏板運動員陳靜樂
2018年
中國風箏板國家集訓隊正式成立
陳靜樂經過層層選拔
以優(yōu)異的比賽成績
成為國家隊的主力成員
枯燥的訓練、難捱的傷病
也無法阻擋
她對風箏沖浪運動的熱愛
現在
陳靜樂正為沖擊
2024巴黎奧運會全力備戰(zhàn)
陳靜樂參加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帆船比賽(濰坊賽區(qū))
“每個地方的沙灘各有魅力
但在我心中最好的
永遠是家鄉(xiāng)的大?!?br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陳靜樂說
7
“上完這節(jié)課
有沒有同學告訴我圓是什么呀?”
在一堂公開課上
鄭聲華問道
“圓是沒有角的!”
陳同學舉手回答
鄭聲華正在給學生們上課
這名陳同學
是平潭城中小學副校長鄭聲華
曾結對幫扶的孩子
他患有先天的智力障礙和身體殘疾
在上課時總是坐不住
但在鄭聲華的悉心教導之下
他慢慢學會認真聽講
懂得回答老師的問題
“我想
這便是當老師的意義吧!”
陳同學的轉變
讓執(zhí)教30多年的鄭聲華
印象深刻,也倍感欣慰
鄭聲華和學生們一起合影
于鄭聲華而言
教育帶著溫度
她以自己最美的年華
潤桃李于無聲
8
“以前大家都叫我‘四川婆’
現在叫‘平潭阿姨’……”
新平潭人余小燕
習慣以外鄉(xiāng)人的“第三只眼”
書寫不同視角的平潭文化
平潭融媒體中心報業(yè)中心辦公會成員、專副刊組組長余小燕
作為一名基層新聞工作者
余小燕不僅用文字
記錄著實驗區(qū)的點點滴滴
還深入社區(qū)、鄉(xiāng)村
宣講平潭旅游文化
她以記者的視角、深度的解讀
完成了一篇篇
接地氣、有力度的新聞報道
為平潭旅游發(fā)展梳理了歷史文化脈絡
余小燕分享寫作心得
除了筆下飽蘸深情的文字
她和平潭婆婆親如姐妹的婆媳故事
也為人津津樂道
曾被實驗區(qū)婦聯評為“五好家庭”
為實驗區(qū)營造良好家庭氛圍
樹立了好榜樣
余小燕和婆婆
嵐島大地上
還活躍著無數個如她們一般
奮斗在平凡崗位上
閃閃發(fā)亮的“她們”
在“她們”身上
彰顯著新時代巾幗力量的風采
培植著新平潭發(fā)展希望
“三八”國際婦女節(jié)
一起致敬“她”力量!
最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