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石頭,是歌唱家,也是藝術家!
2022-08-31 22:33:47 來源:平潭融媒體中心“精美的石頭會唱歌”,這個有些夢幻色彩的語句曾作為歌詞,在20世紀80年代風靡大江南北。
行走在平潭的北港村,一棟叫做“石頭會唱歌”藝術聚落的石頭屋映入眼簾,時不時還會傳來音樂聲。原來在屋門口的小院里,人們正在用小錘子敲擊不同大小的石塊,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旋律。
“這些會唱歌的石頭從哪兒來的?”這是很多慕名而來的游客都會問到的一個問題。
這些能發(fā)出不同音符的石頭就是從北港村所在的君山上來。
君山是平潭的第一高山,是由火山噴發(fā)的熔巖流而成,因此山上分布著眾多火山巖。曾參與平潭地質調查的省地調院工程師介紹,平潭君山上的石頭,是源于一億五千萬年前的火山噴發(fā),晶屑凝灰?guī)r熔巖流流出,剩余的火山巖漿后期緩慢收縮冷凝結晶在火山口周圍形成了柱狀節(jié)理,柱狀節(jié)理經風化崩塌而形成的板狀或柱狀單體,結構致密,與空氣接觸的面多,石頭經敲擊后,與空氣產生震動而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海山自古多奇石,鮮有一個地方像平潭這樣,把石頭元素表達得如此淋漓盡致。300多平方公里的島上,儲存著高達8億立方米的花崗巖,因此,平潭又被稱為“石頭城”。
圖片海邊錯落有致的石頭聚成一片“石頭林”
由于地殼運動和海蝕作用,平潭的石頭形狀和種類并不單一,半洋石帆、海壇天神、南寨山、將軍山、青觀頂“一片瓦”、大練島嶺下天然門、猴研島、君山、仙人井、草嶼島“牛鼻洞”、青峰村“仙人橋”等石頭群落各不相同,或水蝕,或海蝕,或風成,造型之獨特、數(shù)量之龐大屬世間少有,這些鬼斧神工的石頭景觀令人嘆為觀止。
海壇天神
仙人井
較之當?shù)氐纳椒迮c河流,大自然似乎給了石頭更多的青睞,也賦予它更為鮮明的靈性。
屹立在海邊的“海山公”
高約3米的“望夫巖”
駱駝巖
然而,它們又是如何生成的呢?
據(jù)中科院地理所等科研機構的研究成果顯示,平潭海蝕地貌、奇巖怪石的形成原因既有海蝕,也有風成。正是大自然不斷地釋放著它的侵蝕之力,造就了平潭一系列奇觀。
“尼斯湖水怪”
“寶葫蘆”掉進平潭先進村
鳳髻巖
石牌洋
“半洋石帆”是全國最大的花崗巖海蝕石,主體由兩塊帆型擎天巨石組成,二石一高一低立于花崗巖平臺之上,遠遠望去,就猶如一艘乘風破浪的雙桅帆船。只見海蝕平臺上,大石帆底部風化殘余的弧形蛋殼依然緊裹,小石帆不抵海浪侵蝕,底部已半側懸空。根據(jù)省地調院工程師介紹,是球狀風化和海浪侵蝕作用造就了這一奇特的石蛋海蝕柱景觀。
石頭底部已半側懸空
“天地蛋”造型的海蝕地貌景觀
將軍山,原名老虎山,坐落于平潭青觀頂村?!耙痪€天”是將軍山較為出名的景點之一。洞口狹小,洞內曲折幽徑,險象環(huán)生,陽光被阻擋在外,漆黑一片,兩側的峭壁屹立,僅容一人貼身而過。而形成該景觀則是由于石塊沿花崗巖節(jié)理張裂位移,后經風化剝蝕而形成的疊石線谷。
大練島作為平潭第二大島,島上“驚為天人”的海蝕地貌和不計其數(shù)的奇巖怪石使其名聲大噪。其中,“通天門”便是平潭非常典型的海蝕地貌,其原是山脈延伸進大海的一處岬角,經過億萬年海水的拍打,岬角兩側的山石逐漸剝落、相通,漸而形成這雄偉大氣的“通天之門”。
通天門
值得一提的是,大練島的月舉山和君山一樣,也是由火山噴發(fā)的熔巖流形成。不同的是,地質運動使月舉山的火山巖發(fā)生了任意石變,在火山噴發(fā)的高溫高壓之下,石頭中的錳質、鐵質滲透互擊代替了原先的化學成分,在經過風化作用之后,產生了斑斕多彩的石頭,吸引了眾多游客慕名前來打卡。
平潭月舉村火山巖地質景觀
不僅如此,平潭素有“千礁百嶼”之稱,有大小島嶼126座、巖礁648座,而有人居住的島嶼11個,其余均處于鳥翔魚躍的原始狀態(tài)。主景狀如鵝頭的“鵝頭巖”、酷似單峰駱駝的“駱駝峰”、如喜鵲棲于臺上的“喜鵲巖”……不計其數(shù)的罕見巨石盡顯大自然奇跡。
鵝頭巖
喜鵲巖
據(jù)了解,近年來,在實驗區(qū)內陸續(xù)發(fā)現(xiàn)象形巖上千處,奇特巖數(shù)量更多,其中240處已列入2021年3月平潭綜合實驗區(qū)奇巖怪石專項資源調查成果,包含47處世界級和國家級奇巖怪石。在這數(shù)據(jù)背后,離不開平潭奇巖怪石保護協(xié)會和相關部門大力支持,在他們的保護下,平潭的海蝕地貌、奇巖怪石猶如“襁褓中的嬰兒”,重獲新生。
風動石
平潭奇巖怪石保護協(xié)會
自2017年4月起,平潭奇巖怪石保護協(xié)會針對因管廊施工爆破計劃面臨震毀的“鵝頭巖”,天山東路沿線奇巖怪石、莊上神山等多處在建工程紅線范圍內奇巖怪石的保護發(fā)起行動,得到政府和社會的廣泛理解和支持。同年,實驗區(qū)管委會出臺了相關政策,加強對奇巖怪石的保護規(guī)定,在共同努力下,“鵝頭巖”“駱駝峰”等平潭標志性石景和其他一部分典型奇巖怪石得以“重見天日”。
駱駝峰
不僅如此,奇巖怪石在教育、旅游等宣傳推廣方面,也小有“成就”。
實驗區(qū)部分學校已然開展了不少有關奇巖怪石的宣傳教育;平潭奇巖怪石保護協(xié)會在2016年至2021年,在37所平潭中小學開展了典型平潭奇巖怪石照片展板的校園公益巡展等。
平潭第三中學學生在課堂上閱讀關于平潭奇巖怪石的書籍
課本上關于平潭奇巖怪石的概念和內容
近五年時間里,實驗區(qū)在旅游方面,不時推出新舉措——打造68海里景區(qū),使猴研三島遍布的奇巖怪石成為旅游資源;將村莊原有山景石景的荒廢區(qū)域鋪設步道,打造為健步觀光攬勝的公園;打造南部生態(tài)廊道,將壇南灣沿岸各岬角豐富的奇巖怪石資源從荒廢轉變?yōu)槠婷畹娘L景……
“平潭的地緣優(yōu)勢、地質優(yōu)勢,國內僅有。2018年,平潭省級地質公園被國土資源部授予第八批國家地質公園資格,相信在借鑒龍巖地質公園、泰寧世界地質公園等建設發(fā)展長處后,隨著交通的便利,平潭將是海峽兩岸最佳旅游目的地,做好宣傳未來不可限量?!备=ㄊ〉刭|調查研究院的高級工程師魏勇說。
文字丨黃鶯鶯 陳 玲
圖片丨資料圖 采訪對象供圖美編丨張 凱
最熱評論